未煮熟的鸡蛋引起腹泻可能与沙门氏菌感染、蛋白质吸收障碍、卵类黏蛋白过敏、消化酶抑制等因素有关,需通过杀菌处理、调整饮食结构、抗过敏治疗等方式干预。
1、沙门氏菌感染鸡蛋外壳易携带沙门氏菌,未充分加热时细菌未被杀灭,侵入肠道后导致感染性腹泻,表现为腹痛、水样便。需就医进行粪便培养,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
2、蛋白质吸收障碍生鸡蛋含抗胰蛋白酶,抑制蛋白质分解导致消化不良,伴随腹胀、肠鸣音亢进。建议彻底煮熟破坏酶活性,急性期可短期服用胰酶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复方消化酶。
3、卵类黏蛋白过敏部分人群对生鸡蛋中变性的卵类黏蛋白过敏,引发IgE介导的肠黏膜水肿,出现荨麻疹伴腹泻。需立即停止摄入,家长需备妥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肾上腺素笔应急处理。
4、消化酶抑制生鸡蛋清含avidin蛋白会抑制生物素吸收,长期食用可能引发维生素缺乏性腹泻。建议儿童及体弱者避免溏心蛋,出现症状时可补充复合维生素B、酪酸梭菌活菌、葡萄糖酸锌。
日常应确保鸡蛋煮沸8分钟以上,腹泻期间选择低渣饮食如米粥、苹果泥,若出现血便或持续发热需急诊排查出血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