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史,典型表现为咽喉灰白色伪膜、发热、犬吠样咳嗽,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心肌炎。
1. 症状识别早期有咽痛、低热,1-2天内出现特征性灰白色伪膜,强行剥离易出血,伴随声音嘶哑或吸气性喉鸣,儿童可能出现烦躁、拒食。
2. 病原学检测咽拭子培养检出白喉棒状杆菌可确诊,核酸检测可快速识别毒素基因,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
3. 接触史评估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未接种疫苗的发热患者,或生活在白喉流行区,未完成百白破疫苗接种者风险更高。
4. 并发症排查重症需评估心肌酶、心电图判断是否并发心肌炎,喉镜检查明确气道梗阻程度,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确诊后须立即隔离治疗,接触者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日常注意呼吸道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