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咳嗽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夜间加重、持续时间长、伴随低热等特点。支原体肺炎引起的咳嗽通常由支原体侵袭呼吸道黏膜、免疫反应刺激、气道高反应性、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阵发性干咳支原体感染初期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无痰或少量白色黏痰,咳嗽呈阵发性发作,可能因冷空气或说话诱发。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夜间加重咳嗽症状在夜间和清晨尤为明显,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建议保持卧室空气湿润,抬高枕头缓解症状。若合并支气管痉挛可配合使用孟鲁司特钠。
3、持续2-4周咳嗽持续时间显著长于普通感冒,可能持续2-4周,与支原体生物特性及继发气道炎症有关。病程中需监测是否出现黄脓痰等细菌感染征象。
4、伴随低热约半数患者伴有37.5-38.5℃低热,部分出现咽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体温超过38.5℃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对症处理。
患病期间应多饮温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室内通风。若咳嗽超过4周或出现喘息、胸痛等症状需及时复查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