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预防针后发烧通常由疫苗反应、感染、过敏反应、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观察护理、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
1、疫苗反应疫苗激活免疫系统可能导致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度。建议多饮水,用温水擦拭腋窝等部位物理降温,通常1-2天自行缓解。
2、感染因素接种时接触病原体可能引发感染性发热,伴有咳嗽或腹泻。需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寒战,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
3、过敏反应疫苗成分可能引发速发型过敏,表现为高热伴皮疹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肾上腺素注射液、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
4、基础疾病原有免疫缺陷或慢性病患儿接种后易发热,可能伴随原发病症状加重。家长需提前告知医生病史,发热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发热期间宜选择清淡饮食如米粥、苹果泥,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