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是指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主要分为未足月胎膜早破和足月胎膜早破两类,可能与感染、羊膜腔压力升高、胎膜结构异常、营养缺乏等因素有关。
1、感染生殖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可能引发胎膜早破,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伴异味,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
2、羊膜腔压力升高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导致宫腔内压力增高,可能突然出现大量液体自阴道流出,需卧床休息并监测胎心,必要时进行保胎治疗。
3、胎膜结构异常胶原蛋白代谢异常可能导致胎膜弹性降低,出现不规律宫缩伴少量液体渗出,需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严重时需终止妊娠。
4、营养缺乏铜元素或维生素C缺乏可能影响胎膜修复,表现为反复少量阴道流液,需增加瘦肉、坚果、柑橘类水果摄入,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
发生胎膜早破应立即平卧并抬高臀部,记录破水时间和性状,避免剧烈活动,尽快就医评估胎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