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需注意控制危险因素、规范用药、调整生活方式及定期监测,主要干预措施包括血压管理、血脂调节、戒烟限酒和适度运动。
1、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主要诱因,需通过饮食低盐低脂、规律服药(如阿托伐他汀、二甲双胍)控制指标,避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2、规范用药硝酸甘油可应急缓解心绞痛,长期需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美托洛尔降低心肌耗氧,用药期间监测出血倾向和心率变化。
3、生活方式调整戒烟可降低血管痉挛风险,每日有氧运动30分钟改善侧支循环,避免寒冷刺激和情绪激动诱发心绞痛发作。
4、定期监测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CTA检查可评估斑块稳定性,出现胸闷加重或休息痛需立即就医。
日常可适量食用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避免饱餐和突然用力,睡眠时保持头部略高位减少回心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