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手术后右下腹持续疼痛可能与术后炎症反应、局部粘连形成、继发感染、神经损伤或手术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1、术后炎症反应:
手术创伤会导致局部组织释放炎症介质,引发充血水肿。这种无菌性炎症通常在术后3-5天达到高峰,表现为切口周围胀痛,伴随轻度发热。可通过冰敷和医生指导下的非甾体抗炎药缓解。
2、局部粘连形成:
手术过程中腹膜受损后,纤维蛋白渗出可能导致肠管与腹壁粘连。这种牵拉性疼痛在体位改变时明显,常见于术后2-3周。早期下床活动可预防粘连,严重者需腹腔镜松解术。
3、继发感染:
腹腔残余感染或切口感染可引起持续性跳痛,伴体温升高和白细胞增多。常见原因包括术中污染、抵抗力下降,需通过血常规和超声检查确认,必要时进行抗生素治疗或引流。
4、神经损伤:
手术操作可能损伤髂腹下神经或髂腹股沟神经,导致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烧灼样疼痛。这种疼痛具有定位明确、持续存在的特点,通常需要营养神经药物和物理治疗改善。
5、手术并发症:
罕见情况下可能存在阑尾残端瘘、肠管损伤或异物残留等问题。疼痛进行性加重伴排便异常时,需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排查,部分病例需要二次手术处理。
术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逐步增加米粥、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豆类、牛奶等产气食品。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每日观察切口情况,出现发热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复查。睡眠时建议左侧卧位减轻腹部压力,使用腹带需遵医嘱。恢复期间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腹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