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脓通常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可能提示中耳炎、外耳道炎、胆脂瘤或耳部肿瘤等疾病,需根据病因评估风险。
1. 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导致鼓膜穿孔流脓,伴随耳痛和听力下降。治疗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严重者需鼓膜切开引流。
2. 外耳道炎细菌或真菌感染引发外耳道皮肤炎症,表现为耳道肿胀流脓。可使用环丙沙星滴耳液联合氢化可的松溶液,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血糖。
3. 胆脂瘤中耳胆脂瘤破坏骨质导致长期流臭脓,可能引发脑脓肿等并发症。确诊后需行乳突根治术,配合头孢曲松钠预防颅内感染。
4. 耳部肿瘤外耳道癌或中耳癌晚期可出现血性脓液,伴随面瘫和剧烈头痛。需病理检查后选择放疗或颞骨切除术,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
出现耳流脓伴发热、头痛或意识改变时须急诊处理,日常避免掏耳进水,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耳部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