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导管消融、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室性早搏通常由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紊乱、药物刺激、精神紧张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减少咖啡因及酒精摄入,每日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者可尝试冥想或深呼吸训练,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
2、药物治疗可能与心肌缺血、心肌炎等疾病有关,常伴心悸、胸闷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普罗帕酮片、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导管消融可能与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有关,可能出现晕厥、气促。经电生理检查定位异常起搏点后,通过射频能量消除病灶。
4、外科手术适用于合并严重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如室壁瘤切除术、瓣膜修复术等。需经心外科评估后择期进行。
建议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意识丧失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