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定期复查、调整饮食等方式治疗。十二指肠息肉通常由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切除直径超过5毫米或存在异型增生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常用方式包括高频电切术、黏膜切除术,术后需禁食24小时并复查胃镜。
2、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采用四联疗法,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等药物,伴有胆汁反流可加用熊去氧胆酸。
3、定期复查直径小于5毫米的息肉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监测息肉大小及形态变化,发现异常增生或出血需及时干预。
4、调整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高脂食物摄入,避免酒精和浓咖啡,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摄入量,规律进食有助于减轻胃肠黏膜刺激。
日常注意观察黑便、腹痛等症状变化,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合并糖尿病或免疫缺陷患者需加强随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