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脑水肿高峰期通常出现在发病后3-5天,此阶段需重点监测颅内压变化、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控制血压及预防并发症。
1、颅内压监测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水肿程度,必要时行有创颅内压监测,避免剧烈咳嗽或便秘等可能增加颅内压的行为。
2、生命体征维护保持血氧饱和度超过95%,控制体温在正常范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记录每小时尿量变化。
3、血压管理使用静脉降压药物将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导致再出血或脑灌注不足。
4、并发症预防定时翻身预防压疮,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早期开展肢体被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此阶段应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30度,限制探视人数,若出现瞳孔不等大或意识加深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