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与其他皮肤病的区分主要基于皮疹特征、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测和全身症状,典型表现为硬下疳、梅毒疹等特异性皮损,需结合血清学检测确诊。
1. 皮损特征梅毒硬下疳多为单发无痛性溃疡,边缘整齐基底光滑;二期梅毒疹常呈铜红色对称分布,掌跖部脱屑性斑疹具有特征性,而湿疹、银屑病等皮肤病皮损形态多样且伴瘙痒。
2. 传播方式梅毒通过性接触或母婴垂直传播,发病前2-4周有高危性行为史;普通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多由过敏原刺激引起,真菌感染通过接触传染,无特定传播途径要求。
3. 实验室检查梅毒血清学试验如TPPA、RPR检测呈阳性是确诊依据;其他皮肤病需依靠真菌镜检、皮肤活检或过敏原检测等辅助诊断,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阴性。
4. 全身表现二期梅毒常伴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晚期可累及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寻常皮肤病通常仅局限皮肤表现,极少引起多系统损害。
出现可疑皮损时应及时至皮肤性病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梅毒确诊后需规范青霉素治疗并定期随访血清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