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能由遗传因素、高钠饮食、肥胖、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降压药物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家族史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诱因,父母患病者发病概率显著增高。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或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2、高钠饮食长期摄入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会导致水钠潴留。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补充钾离子。
3、肥胖体重指数超过28会加重心脏负荷,内脏脂肪堆积引发代谢异常。需通过有氧运动和饮食控制减重,目标体重指数维持在24以下。
4、肾脏疾病可能与肾动脉狭窄、慢性肾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夜尿增多、下肢浮肿等症状。需完善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常用药物包括贝那普利、呋塞米等。
限制酒精摄入并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血压控制,若收缩压持续超过140毫米汞柱应及时心血管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