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肿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痛风性关节炎、外伤性水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局部护理、病因控制等方式缓解。
1、足底筋膜炎长时间站立或运动过度可能导致足底筋膜劳损,表现为晨起足跟刺痛。建议减少负重活动,使用足弓支撑垫,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塞来昔布胶囊。
2、痛风性关节炎高嘌呤饮食诱发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常伴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需限制海鲜摄入,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非布司他片或苯溴马隆片。
3、外伤性水肿崴伤或撞击导致软组织损伤,出现局部淤青和压痛。伤后48小时内冰敷,抬高患肢,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或活血止痛胶囊。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引发神经缺血,表现为对称性灼痛伴蚁走感。需严格监测血糖,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或硫辛酸注射液。
避免穿硬底鞋,每日温水泡脚后涂抹保湿霜,若肿胀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皮肤发紫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