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区域称为虎口,医学上称为第一指蹼间隙,是手部重要的功能解剖结构。
1、解剖结构虎口由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的软组织构成,包含拇收肌、第一骨间背侧肌等肌肉,分布有桡神经浅支和正中神经分支。该区域皮肤薄且活动度大,在抓握、捏取动作中起关键作用。
2、功能特点虎口空间大小直接影响手部精细操作能力,正常张开角度为35-45度。该区域参与90%以上的手部功能性动作,如写字、持筷、拧瓶盖等,肌肉协调收缩可产生5-10公斤的捏力。
3、常见损伤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腱鞘炎或肌肉劳损,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外伤易造成虎口挛缩,影响拇指对掌功能。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虎口间隙感染,需警惕化脓性指头炎。
4、临床检查医生通过测量虎口张开度评估手部功能,正常应能容纳4横指。神经损伤时可出现虎口区感觉减退,肌肉萎缩表现为虎口凹陷。X线或MRI能显示骨骼异常和软组织病变。
5、康复训练虎口挛缩患者需进行被动牵拉训练,使用分指板维持空间。功能性作业治疗包括捏橡皮泥、捡豆子等。严重瘢痕增生者可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缓解症状。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保持虎口紧闭姿势,使用工具时注意间歇休息。出现持续疼痛、麻木或活动障碍时,建议及时就诊手外科或康复科。保持手部清洁干燥,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虎口区域的微小伤口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