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1:1传染的概率较低,但存在传染风险。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或血液传播,传染概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若一方为活动期梅毒患者,单次无保护性行为传染概率约为30%-60%,而非绝对1:1传染。传染风险与患者病期、皮肤黏膜破损情况、接触时间等因素相关。一期梅毒硬下疳或二期梅毒皮疹部位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螺旋体,此时传染性较强。
极少数情况下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共用针具、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制品等。先天性梅毒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孕期未治疗的母亲传染给胎儿的概率超过80%。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如共用餐具、拥抱等途径传播。
预防梅毒传播需规范使用安全套、避免高危性行为。确诊后应及早就医治疗,青霉素类药物对梅毒螺旋体具有显著杀灭作用。治疗期间禁止性接触,性伴侣需同步筛查。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可评估治疗效果,防止疾病进展至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