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嗳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慢性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萎缩等病理改变。
1、上腹隐痛上腹隐痛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或左上腹,呈持续性钝痛或灼烧感。疼痛可能与胃酸刺激炎症黏膜、胃动力异常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复方氢氧化铝片等药物缓解症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进食有助于减轻疼痛。
2、餐后饱胀餐后饱胀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胀满不适,可能持续数小时。这与胃排空延迟、胃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有关。建议少量多餐,避免高脂饮食。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动力药物。餐后适度活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
3、反酸嗳气反酸嗳气是胃酸反流至食管或口腔的表现,常伴有烧心感。可能与贲门松弛、胃酸分泌过多有关。夜间抬高床头、避免睡前进食可减少反流。药物治疗可选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法莫替丁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限制咖啡、巧克力等可能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
4、食欲减退慢性胃炎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早饱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胃黏膜炎症会影响饥饿信号的传递,长期食欲减退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蛋等,必要时可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胰酶肠溶胶囊等。少量多餐有助于维持营养摄入。
5、恶心呕吐恶心呕吐多发生在胃炎急性发作期,呕吐物可能含有黏液或胆汁。严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可短期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盐酸昂丹司琼片等止吐药物。呕吐期间应禁食4-6小时,随后逐渐恢复流质饮食。若呕吐物带血或呈咖啡渣样,需立即就医排除出血可能。
慢性胃炎患者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饥过饱,限制酒精、浓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适当摄入山药、南瓜、小米等养胃食材,烹调以蒸煮炖为主。注意情绪调节,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加重症状。建议每1-2年进行胃镜检查监测黏膜变化,若出现消瘦、黑便等预警症状应及时就诊。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应规范完成根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