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症状缓解后仍需注意长期胃肠养护。慢性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食不当、药物刺激、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嗳气等症状。症状缓解后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定期复查、药物维持等方式巩固疗效。
1、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泥、蒸蛋羹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生冷食物。每日少量多餐,每餐七分饱,进食时充分咀嚼。慢性胃炎患者可适量饮用温热的蒲公英茶或桂花茶,有助于胃肠黏膜修复。西蓝花、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含硫化物,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2、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建议固定三餐时间,饭后30分钟内保持直立位。午休时采用右侧卧位减轻胃部压力。建立定时排便习惯,避免如厕时过度用力。慢性胃炎患者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睡眠时可用暖水袋热敷胃区。
3、适度运动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避免饭后立即运动,建议餐后1小时进行。可配合腹式呼吸训练,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缩,每日练习2-3组。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切忌剧烈运动引发胃部振动。
4、定期复查即使症状消失也应每6-12个月进行胃镜检查或碳13呼气试验。复查前1周停用质子泵抑制剂以免影响检测结果。若出现体重下降、黑便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就诊。建议建立症状日记,记录饮食、睡眠与不适的关联性,复查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5、药物维持遵医嘱间断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完成规范四联疗法。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必须使用时需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中药可考虑荆花胃康胶丸、气滞胃痛颗粒等,但需中医辨证使用。
慢性胃炎属于慢性病,症状缓解不代表完全痊愈。日常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诱发症状反复。戒烟限酒,控制咖啡、浓茶摄入量。注意餐具消毒,实行分餐制预防幽门螺杆菌再感染。冬季注意胃部防寒,夏季避免空调直吹腹部。若症状反复出现或加重,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不建议自行长期服用抑酸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