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宝宝缺铁性贫血属于疾病范畴,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缺铁性贫血主要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需求增加导致,表现为皮肤苍白、食欲减退、易疲乏等症状。
1、铁摄入不足母乳或配方奶中铁含量较低,未及时添加含铁辅食是主要原因。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添加强化铁米粉、红肉泥等辅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
2、生长发育需求高婴儿6个月后生长速度加快,血容量扩张导致铁需求激增。家长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调整喂养方案,可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3、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先天铁储备不足,需更早开始预防性补铁。对于出生体重低于2.5公斤的婴儿,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硫酸亚铁糖浆等药物预防贫血。
4、慢性失血肠道过敏、牛奶蛋白不耐受等可能引起隐匿性消化道出血。若宝宝出现血便、反复湿疹等症状,需就医排查,必要时更换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并配合富马酸亚铁颗粒治疗。
5、吸收障碍慢性腹泻、肠道手术等会影响铁吸收。此类患儿需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遵医嘱选择葡萄糖酸亚铁片等易吸收剂型,并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水平。
家长应重视婴幼儿铁营养状况,按时进行儿童保健体检。日常可适当增加动物肝脏、瘦肉等高铁食物,避免与钙剂同服影响铁吸收。若确诊缺铁性贫血,需严格遵医嘱完成3-6个月规范治疗,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自行停药,防止贫血复发影响认知发育。哺乳期母亲也应注意自身铁营养,保证母乳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