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健脾益气、补血养心、疏肝解郁、补肾填精等。中医治疗通常结合体质辨证,采用中药调理与食疗相结合的方式。
1、健脾益气脾胃虚弱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时,常用四君子汤或归脾汤加减,可配合黄芪、党参等药材。伴随食欲减退、乏力症状时需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2、补血养心心血不足者选用当归补血汤或八珍汤,含当归、熟地黄等成分。心悸失眠症状明显时可配合酸枣仁、柏子仁等安神药材。
3、疏肝解郁肝郁气滞型可用逍遥散加减,包含柴胡、白芍等疏肝药材。情绪波动大伴胁胀症状时需注重调畅气机。
4、补肾填精肾精亏虚者适用左归丸或龟鹿二仙胶,含鹿角胶、龟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腰膝酸软症状显著时需注重填补肾精。
中医治疗期间建议配合食用猪肝、红枣、黑芝麻等补血食材,避免浓茶影响铁吸收,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