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通常建议就诊耳鼻喉科,可能与鼻腔干燥、鼻腔损伤、高血压、血液疾病、鼻腔肿瘤等因素有关。
1、耳鼻喉科鼻腔出血多由局部因素引起,耳鼻喉科医生可通过鼻内镜明确出血点。常见病因包括鼻中隔偏曲、鼻炎或外伤导致的黏膜破损。医生可能采用电凝止血、填塞压迫或局部用药(如盐酸麻黄碱滴鼻液)处理。若反复出血,需排查鼻腔血管畸形或肿瘤。
2、血液内科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引发反复鼻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或白血病。伴随症状包括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需检测血常规、凝血四项,可能需要输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者也需调整用药方案。
3、心血管内科高血压患者突发剧烈鼻出血可能与血压骤升有关,尤其伴随头痛、眩晕时。需紧急测量血压,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动脉硬化导致的鼻腔小血管破裂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需控制基础疾病。
4、急诊科外伤后大量鼻出血或出血持续超过30分钟时需急诊处理。医生会优先稳定生命体征,采用后鼻孔填塞或血管结扎等紧急止血措施。合并颅底骨折时可能出现脑脊液鼻漏,需联合神经外科会诊。
5、儿科儿童频繁抠鼻导致的鼻出血多因黎氏区黏膜损伤,需排除过敏性鼻炎或鼻腔异物。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湿润,家长应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罕见情况需排查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发生鼻出血时应保持坐位前倾,捏住鼻翼压迫止血10分钟,避免仰头导致血液倒流。止血后24小时内勿擤鼻涕,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反复出血或伴随发热、面色苍白需及时就医。日常多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蓝花,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血液疾病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