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病变主要表现为晨僵、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滑膜,导致关节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
1、晨僵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持续时间通常超过1小时。晨僵可能与夜间关节活动减少、炎症介质积累有关。随着病情进展,晨僵时间可能延长,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患者可通过热敷、适度活动缓解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控制炎症。
2、关节肿胀关节肿胀多由滑膜增生和关节腔积液引起,常见于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肿胀关节表面皮肤温度升高,呈对称性分布。肿胀程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可能伴随压痛和活动受限。医生可能通过关节超声或磁共振检查评估滑膜炎症,治疗上除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片外,也可能采用关节腔穿刺抽液或注射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
3、关节疼痛关节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稍缓解。疼痛源于滑膜炎症刺激和关节结构破坏,夜间疼痛可能更为明显。疼痛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和关节损伤程度相关。除药物治疗外,患者可尝试冷敷缓解急性期疼痛,或使用矫形器减轻关节负荷。医生可能根据病情调整抗风湿治疗方案,如加用来氟米特片或生物制剂。
4、关节畸形关节畸形是疾病晚期的表现,包括天鹅颈畸形、纽扣花畸形和尺侧偏斜等。畸形由关节周围肌腱、韧带破坏和骨侵蚀导致,多为不可逆性改变。畸形关节功能严重受限,可能影响抓握、行走等基本活动。对于严重畸形,医生可能建议手术矫正如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5、功能障碍功能障碍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早期表现为精细动作困难如扣纽扣,后期可能出现行走、持物障碍。功能障碍程度与关节炎症、结构破坏和肌肉萎缩相关。康复治疗师可能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练习和辅助器具使用,如使用特制餐具改善进食能力。医生会定期评估功能状态,调整药物和康复方案。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度关节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寒冷可能加重症状,注意关节保暖。吸烟可能加速疾病进展,建议戒烟。定期复诊监测疾病活动度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出现新发关节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