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一个脚踝肿可能是局部损伤、静脉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肾脏疾病或痛风等疾病的征兆。单侧脚踝肿胀通常与局部因素相关,但需警惕全身性疾病的不对称表现。
1、局部损伤脚踝扭伤或软组织挫伤可能导致单侧肿胀,常伴随疼痛和活动受限。老年人因平衡能力下降更易发生跌倒损伤。急性期可抬高患肢配合冷敷,若48小时后仍有肿胀需排除骨折,必要时使用跌打镇痛膏等外用药物缓解症状。
2、静脉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或深静脉血栓形成会引起血液回流受阻,表现为晨轻暮重的单侧肿胀。静脉血栓可能伴随皮肤发红发热,需通过血管超声确诊。可穿戴医用弹力袜改善症状,严重时需使用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
3、心力衰竭右心功能衰竭时体液潴留可能首先表现为足踝水肿,多从双侧开始但可因体位因素呈现单侧显著。常伴有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咳嗽。需限制钠盐摄入,医生可能开具呋塞米片等利尿剂改善循环负荷。
4、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蛋白流失时,可能出现凹陷性水肿。初期常见于眼睑和踝部,随病情进展蔓延至全身。需检测尿蛋白和肾功能,治疗基础疾病同时可能使用黄葵胶囊等保肾药物。
5、痛风性关节炎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或踝关节突发红肿热痛是痛风典型表现,与尿酸结晶沉积有关。老年人常因利尿剂使用诱发发作。急性期可用秋水仙碱片控制炎症,缓解期需服用非布司他片调节尿酸代谢。
建议老人出现单侧脚踝肿胀时记录肿胀时间和伴随症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保持同一姿势。每日测量腿围变化,睡眠时垫高下肢促进回流。控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毫升以内,减少高盐食物摄入。若肿胀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胸闷、尿量减少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完善下肢血管超声、心脏彩超及肾功能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