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通常在40-45岁出现,具体年龄与个人用眼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老花眼是晶状体弹性下降导致的生理性调节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近距离视物模糊。
老花眼的发生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40岁后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收缩能力减弱,导致眼睛调节焦距的功能下降。早期可能表现为阅读时需要将书本拿远、光线不足时视物困难。随着晶状体硬化程度加深,症状会逐渐明显,多数人在45-50岁需要佩戴老花镜。长期从事近距离用眼工作的人群可能更早出现症状,而户外活动较多者可能相对延迟。近视患者出现老花症状的时间可能稍晚,但最终仍需矫正。
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有助于延缓老花眼进展。建议每用眼40分钟休息5分钟,适当进行远眺。饮食中可增加富含叶黄素、玉米黄质的深色蔬菜,如菠菜、西蓝花。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验配合适度数的老花镜。避免在光线不足环境下长时间用眼,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出现视物模糊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眼部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