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可通过切口护理、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引流处理、手术清创等方式治疗。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术中污染、术后护理不当、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是预防和治疗感染的基础措施。每日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用消毒液清洁切口,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液体。切口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时,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切口敷料需定期更换,沾染渗液或污染后应立即更换。护理过程中注意手部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见可使用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等药物。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大肠埃希菌感染可选用头孢克肟分散片。抗生素使用需足疗程,通常需要7-10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菌群失调。
3、物理治疗局部红外线照射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每日进行1-2次,每次15-20分钟。超短波治疗具有消炎镇痛作用,适用于深部组织感染。物理治疗期间需观察切口情况,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治疗前后均需对仪器接触部位进行消毒,防止继发感染。
4、引流处理切口出现脓性分泌物时需要充分引流。浅表感染可拆除部分缝线引流,深部感染需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引流期间每日冲洗切口,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或碘伏溶液。引流物需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引流后切口可二期缝合或等待自然愈合。
5、手术清创严重感染导致组织坏死时需要手术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彻底冲洗切口。清创后视情况决定是否放置引流或延期缝合。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影响切口愈合。多次清创无效者需考虑特殊病原体感染可能。
术后需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切口张力增加。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监测体温变化,出现持续发热或切口渗液增多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术后2周内避免盆浴,可擦浴保持身体清洁。定期门诊复查切口愈合情况,必要时进行血常规和炎症指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