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1、生活方式调整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每日保持6-8小时睡眠可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肥胖患者减轻体重能降低心脏负荷,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突发心悸时可尝试瓦尔萨尔瓦动作,即深吸气后屏气并做呼气动作,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
2、药物治疗盐酸普罗帕酮片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上性心动过速,通过抑制钠离子通道延长心肌不应期。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可阻断β受体改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发的心房颤动。盐酸胺碘酮胶囊对合并心力衰竭的室性心动过速效果显著,但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肺部情况。
3、导管消融术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消融能根治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通过释放高频电流破坏异常传导通路。冷冻球囊消融术对肺静脉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成功率较高,术中采用零下40℃低温造成局部心肌坏死。术后需服用抗凝药物2-3个月预防血栓形成。
4、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适用于有猝死高危因素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能自动识别并发放电击终止恶性心律失常。最新型号设备兼具抗心动过速起搏功能,在放电前尝试通过快速起搏终止室速。植入后每3-6个月需程控检查电池状态和导线功能。
5、外科手术迷宫手术通过在心房壁制造特定切口瘢痕阻断异常电传导,常用于合并瓣膜病变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切除术可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适用于不能耐受长期抗凝治疗者。术后需在重症监护室监测24-48小时,密切观察心包引流情况。
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记录用药信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动态心电监测。出现持续胸痛、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未经医生指导不得擅自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