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调整饮食、局部用药、口服药物、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口腔溃疡通常由免疫力下降、维生素缺乏、局部创伤、精神压力、消化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卫生每日使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避免用力刷牙损伤黏膜。饭后用淡盐水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减少细菌滋生。溃疡期间禁用含酒精的漱口水,防止刺激创面。家长需监督儿童使用儿童专用漱口水,避免吞咽。
2、调整饮食避免辛辣、过烫或坚硬食物,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瘦肉、鸡蛋,以及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草莓。对儿童患者,家长需将水果榨汁或制成果泥,防止咀嚼摩擦溃疡面。
3、局部用药醋酸地塞米松口腔贴片可直接粘附于溃疡面减轻炎症,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能促进黏膜修复。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但儿童患者须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用量。用药前需清洁创面,避免食物残渣影响药效。
4、口服药物维生素B2片和维生素C片可改善黏膜代谢,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能调节免疫功能。对于反复发作的溃疡,可短期服用转移因子胶囊增强抵抗力。所有口服药物均需遵医嘱,尤其儿童患者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5、中医调理心脾积热型可用导赤散加减,阴虚火旺型适合知柏地黄丸。外治可用西瓜霜喷剂或冰硼散敷于患处,儿童患者宜选用刺激性较小的开喉剑喷雾剂。针灸选取合谷、足三里等穴位,但幼儿需采用浅刺法。
口腔溃疡期间应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加重内热。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如每天进行30分钟散步或瑜伽。长期反复发作或溃疡面积超过5毫米时,需排查白塞病、克罗恩病等系统性疾病。日常可饮用金银花露或菊花茶清热,但体质虚寒者不宜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