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炎引起的腰背酸痛可能与关节退变、炎症刺激、力学失衡、神经压迫等因素有关。骶髂关节炎通常表现为下腰部或臀部持续性钝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1. 关节退变:长期劳损或年龄增长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关节面摩擦增加引发疼痛。日常可通过热敷、低强度运动缓解症状,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
2. 炎症刺激:滑膜炎症释放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刺激周围神经末梢。需规范使用依托考昔等抗炎药物,合并强直性脊柱炎时可能需注射依那西普等生物制剂。
3. 力学失衡:关节稳定性下降导致骨盆受力异常,牵拉腰骶部肌肉韧带。建议通过核心肌群训练改善稳定性,严重者需使用骶髂关节支具固定。
4. 神经压迫:增生骨赘或关节错位可能刺激邻近的腰骶神经丛。需影像学评估压迫程度,必要时行骶髂关节融合术或神经松解术。
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侧卧屈膝可减轻关节压力,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发热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