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睡眠障碍是指婴幼儿在入睡、睡眠维持或睡眠质量方面出现的异常,主要表现为频繁夜醒、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等,可能与生理发育、环境因素、喂养问题或潜在疾病有关。
1、生理因素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昼夜节律紊乱,表现为睡眠周期短、易惊醒。家长需保持规律作息,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度刺激。
2、环境干扰噪音、光线过强、室温不适等外界因素会干扰婴儿睡眠。建议家长调整卧室温度至24-26摄氏度,使用遮光窗帘,夜间喂养时避免开强光灯。
3、喂养问题饥饿或过度喂养都可能引起睡眠不安。家长需掌握按需喂养原则,6月龄后逐步减少夜奶次数,避免睡前摄入过多液体导致夜尿频繁。
4、病理因素可能与肠绞痛、中耳炎、过敏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哭闹不安、抓耳挠腮、皮疹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西甲硅油、阿莫西林、氯雷他定等药物对症治疗。
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白天适当增加活动量,若持续存在睡眠障碍伴发育迟缓,应及时就诊儿科或儿童保健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