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通常不会直接遗传,但存在遗传易感性因素。该病主要与BCR-ABL1融合基因获得性突变相关,家族聚集病例仅占极少数。
1、基因突变:90%以上患者由后天获得性费城染色体异常导致,表现为BCR-ABL1融合基因形成,可通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进行靶向治疗。
2、环境暴露:长期接触电离辐射或苯类化学物质可能诱发基因损伤,此类患者需避免继续暴露,同时需监测血常规变化及脾脏大小。
3、家族易感性:极少数家族存在HLA基因多态性等遗传背景,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建议直系亲属定期进行血常规和BCR-ABL1基因筛查。
4、其他血液病史: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疾病可能进展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需通过干扰素α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干预。
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度运动,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基因突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