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发烧可能由病毒感染、炎症反应、免疫系统激活、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抗病毒治疗、抗生素应用等方式缓解。
1.病毒感染:鼻病毒等病原体入侵上呼吸道后释放致热原,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连花清瘟颗粒、利巴韦林片等抗病毒药物。
2.炎症反应:免疫细胞释放白介素等炎性介质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建议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解热镇痛药。
3.免疫激活:体温升高有助于抑制病毒复制,属于机体防御机制。体温低于38.5℃时可选择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
4.细菌感染:感冒后继发细菌性扁桃体炎等疾病时需用抗生素。可能伴随脓性分泌物,可检测血常规确诊后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阿奇霉素分散片。
感冒期间建议多饮温水,保持每日2000毫升液体摄入,发热期每4小时监测一次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