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治愈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仅少数可能出现冠状动脉病变需长期随访。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发病年龄、治疗时机、冠状动脉是否受累以及后续随访依从性。
1、发病年龄:5岁以下婴幼儿冠状动脉损伤风险较高,1岁以下患儿更需密切监测心脏超声,建议家长每3-6个月复查直至青春期。
2、治疗时机:发病10天内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瘤发生率,延迟治疗者需终身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
3、冠脉受累:急性期出现冠状动脉扩张者应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合并巨大动脉瘤需加用氯吡格雷或华法林抗凝治疗。
4、随访管理:无冠脉病变患儿5年后可停止随访,有轻度病变者需每2年检查血脂血糖,重度病变患者须终身接受心内科管理。
建议康复患儿保持低脂饮食并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和心脏彩超检查,接种疫苗前需咨询专科医生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