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可通过局部抗真菌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调节皮肤屏障功能、光疗等方式治疗。脂溢性皮炎通常由马拉色菌过度繁殖、皮脂腺分泌旺盛、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局部抗真菌治疗酮康唑洗剂或二硫化硒洗剂有助于抑制马拉色菌生长,吡啶硫酮锌制剂可调节角质代谢。使用时需避开眼周,症状缓解后减少使用频率。
2、外用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乳膏适用于急性期红斑瘙痒,糠酸莫米松乳膏用于顽固性皮损,连续使用不超过两周。需在医生指导下阶梯式减量。
3、调节皮肤屏障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可修复皮脂膜,尿囊素乳液缓解脱屑,每周2-3次温和清洁。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护肤品。
4、窄谱UVB光疗适用于顽固性头皮或躯干部位皮损,每周2-3次照射。治疗期间需配合使用润肤剂,注意避光防护。
日常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减少精神压力,头皮症状明显时可选用含煤焦油的药用洗发水。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合并感染需及时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