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肺栓塞可能由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术后制动、遗传性血栓倾向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机械通气、手术取栓等方式治疗。
1、血液高凝状态妊娠期凝血因子增加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剖腹产术后未及时活动可能加重血栓风险。建议早期床上踝泵运动,药物可使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剂。
2、血管内皮损伤手术操作可能导致血管壁损伤激活凝血系统,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需监测D-二聚体,治疗以低分子肝素为主,重症需联合阿替普酶溶栓。
3、术后制动长期卧床使下肢静脉回流减缓形成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术后6小时开始翻身活动,药物预防可用那屈肝素钙,配合弹力袜物理预防。
4、遗传性血栓倾向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遗传疾病会增加血栓概率,需检测蛋白C/S活性。长期抗凝可选择达比加群酯,合并抗磷脂抗体需联用羟氯喹。
剖腹产后建议尽早下床活动,补充足够水分,出现呼吸急促或血氧下降时立即就医,哺乳期抗凝治疗需选择不影响母乳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