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清醒的病人能否脱离呼吸机需根据原发病控制情况、呼吸功能评估结果、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风险综合判断。
1、原发病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需待感染控制、气道痉挛缓解后逐步撤机,可配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治疗。
2、呼吸功能需通过自主呼吸试验评估潮气量、呼吸频率等指标,若浅快呼吸指数≤105次/分·L提示撤机成功概率较高。
3、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60mmHg且二氧化碳分压<50mmHg时,可考虑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支持下试行脱机。
4、并发症预防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前需筛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必要时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或低分子肝素抗凝。
撤机过程应在重症监护室进行,逐步降低呼吸机参数并监测生命体征,同步开展呼吸肌训练与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