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呼吸机可能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膈肌功能减退、气压伤和心理依赖等问题,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并定期评估。
1、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机使用超过48小时可能增加肺部感染风险,与气道屏障破坏和细菌定植有关。需定期消毒管路,监测体温和痰液变化,必要时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或美罗培南等抗生素治疗。
2、膈肌功能减退机械通气超过1周可能导致膈肌废用性萎缩。建议每日进行脱机训练,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辅助,可配合甲钴胺、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药物。
3、气压性损伤高气道压力可能引发气胸或纵隔气肿,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需调整呼吸机参数至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出现突发胸痛时立即进行胸部CT检查。
4、心理依赖部分患者会产生脱机恐惧,表现为焦虑和过度通气。需心理科会诊制定脱机计划,必要时短期使用帕罗西汀或劳拉西泮等药物。
建议每3个月评估呼吸功能,加强营养支持并练习腹式呼吸,夜间使用时可加湿化器减少气道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