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异位性皮炎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环境刺激、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每日使用无刺激润肤剂修复皮肤屏障,避免使用碱性洗浴产品,选择含神经酰胺或尿素成分的保湿霜,家长需保持患儿居住环境湿度适宜。
2、外用药物中重度皮损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或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家长需注意观察用药后皮肤反应,避免长期连续使用强效激素。
3、口服药物顽固性瘙痒可考虑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免疫调节剂,需在医生监测下使用,家长应记录患儿用药后症状变化。
4、光疗对于广泛性顽固皮损可采用窄谱UVB治疗,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期间家长需为患儿做好眼部及正常皮肤防护。
建议家长避免给患儿穿化纤衣物,哺乳期母亲注意饮食回避过敏原,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