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较低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病因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血小板减少可能由营养缺乏、药物副作用、免疫性疾病、骨髓问题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避免饮酒及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促进血小板生成。
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氨肽素、利可君等升血小板药物,需严格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
3、病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需用糖皮质激素,骨髓异常需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导致者需抗感染治疗。
4、定期监测每周检测血常规,观察出血倾向,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血小板低于30×10⁹/L需紧急就医。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出现牙龈出血或皮肤瘀斑应及时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