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后需注意观察出血与穿孔风险、短期禁食管理、药物使用规范以及感染预防。主要措施包括术后体征监测、渐进式饮食恢复、抑酸护胃治疗和抗生素合理应用。
1、体征监测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呕血、胸痛、发热等症状,警惕迟发性穿孔或黏膜损伤出血。建议住院监测生命体征,出现异常需立即复查胃镜。
2、饮食管理取出后6-8小时禁食禁水,之后从低温流食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粗糙、过热及刺激性食物2周,防止二次损伤食管黏膜。
3、药物应用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兰索拉唑肠溶胶囊促进黏膜修复,疼痛明显者可短期服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创面。
4、感染防控异物造成黏膜破损时需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术后3天内避免剧烈咳嗽或呕吐,减少创面张力。
恢复期间禁止吸烟饮酒,2周后复查胃镜评估愈合情况。出现吞咽困难或持续胸骨后疼痛需及时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