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腰痛可能由生理性劳损、激素水平波动、腰椎间盘突出、骶髂关节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干预、姿势矫正等方式缓解。
1. 生理性劳损妊娠期子宫增大导致腰肌长期超负荷代偿,分娩时产道扩张加重韧带牵拉损伤。建议产后使用骨盆矫正带,避免久坐久站,进行核心肌群康复训练。
2. 激素水平波动松弛素分泌增加使韧带松弛,腰椎稳定性下降。哺乳期结束后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期间可尝试热敷缓解,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物。
3. 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与妊娠期椎间盘压力增大有关,常伴下肢放射痛。确诊需通过MRI检查,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
4. 骶髂关节炎分娩时机械应力导致骶髂关节错位,表现为晨僵和翻身痛。物理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局部注射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
建议哺乳期妈妈避免提重物,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若疼痛持续超过6周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诊骨科或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