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发热类型包括低热与高热,体温异常可能与免疫系统受损、机会性感染、药物反应或疾病进展期相关。
1. 免疫抑制:HIV病毒破坏CD4+T细胞导致免疫力下降,易出现持续低热(37.3-38℃),可遵医嘱使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
2. 机会感染:合并肺结核或肺孢子菌肺炎时常见高热(超过39℃),伴随咳嗽消瘦,需针对病原体使用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等,同时维持抗病毒治疗。
3. 药物反应:部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能引起药物热,表现为中低度发热,需由医生评估调整用药方案。
4. 疾病分期:艾滋病晚期因严重免疫缺陷更易出现弛张热或稽留热,提示预后不良,需住院进行综合治疗。
艾滋病患者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源,日常需加强营养支持并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接触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