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发病率上升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环境因素影响、遗传易感性及现代生活方式改变有关,常见于30-50岁女性,多数为良性肿瘤。
1、激素水平波动雌激素和孕激素异常分泌会刺激肌瘤生长,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建议定期妇科检查,药物可选用米非司酮、亮丙瑞林或屈螺酮炔雌醇片调节激素。
2、环境因素影响长期接触塑化剂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能诱发肌瘤,常伴随盆腔压迫感。减少塑料制品使用,药物可选择桂枝茯苓胶囊、红金消结片或丹莪妇康煎膏。
3、遗传易感性有家族史者发病概率较高,可能出现贫血症状。建议基因筛查,药物治疗包括醋酸乌利司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中成药宫瘤宁胶囊。
4、生活方式改变肥胖、压力大及高脂饮食会促进肌瘤发展,多伴有尿频症状。需控制体重并减压,药物可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孕三烯酮或消结安胶囊。
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限制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摄入,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妇科超声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