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出现硬块可能由口腔溃疡、黏液囊肿、颌骨囊肿、口腔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用药、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
1. 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增生形成硬结,常伴随疼痛和红肿。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地碘含片、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促进愈合。
2. 黏液囊肿唾液腺导管阻塞形成囊性硬块,多见于下唇内侧。小囊肿可能自行消退,较大囊肿需手术切除,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龙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等。
3. 颌骨囊肿牙齿发育异常或感染导致颌骨内囊性病变,表现为无痛性骨性硬块。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以囊肿刮除术为主,配合使用头孢克洛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
4. 口腔肿瘤良性或恶性肿瘤均可表现为口腔硬块,可能伴随出血、麻木等症状。确诊需活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等,常用药物有顺铂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
发现口腔硬块应避免自行挤压刺激,保持口腔卫生,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日常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