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肛门口息肉需要根据息肉性质决定是否切除,处理方式主要有观察随访、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1、观察随访体积小于5毫米的无症状炎性息肉可定期复查,每6-12个月进行肛门指诊或肠镜检查,期间注意保持排便通畅。
2、药物治疗伴有出血或感染的息肉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太宁复方角菜酸酯栓、普济痔疮栓等药物,可能与局部静脉曲张或慢性炎症有关,常表现为便后滴血或肛门坠胀。
3、手术切除直径超过1厘米或病理提示腺瘤性息肉需行高频电切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此类息肉可能与遗传或长期刺激有关,易导致反复便血或分泌物增多。
4、病理检查所有切除的息肉均需送病理检查,若检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扩大切除范围,必要时追加肛门镜下切除术。
术后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久坐久站,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出现持续疼痛或出血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