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死贝死蟹通常对身体不好,可能引发食物中毒或过敏反应。贝类和螃蟹死亡后体内细菌快速繁殖,易产生毒素,且部分人群可能对腐败蛋白质过敏。
贝类和螃蟹属于高蛋白水产品,死亡后体内组织迅速分解,细菌大量滋生并产生组胺、尸胺等有害物质。这些毒素耐高温,普通烹饪无法完全破坏,食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部分死亡水产品携带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感染后可能引起发热、血便等严重症状。贝类富集的重金属在死亡后更易从内脏释放,长期食用可能造成慢性中毒。
少数情况下,冷冻保存的死亡海产品若在短时间内加工处理,可能降低安全风险。但无法通过外观判断死亡时间,部分商贩可能用化学药剂浸泡掩盖腐败迹象。死亡螃蟹体内组氨酸转化成的组胺超标时,即使高温烹煮仍可能引发皮肤潮红、头痛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导致过敏性休克。
建议购买活体贝蟹并在2小时内烹饪食用,避免食用外壳破损、有异味或肉质松软的死亡水产品。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禁食并补充电解质,皮肤瘙痒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日常可选择新鲜鱼类、虾类等安全性更高的水产品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