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需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贫血、尿路感染、前置胎盘等疾病的发生。这些疾病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影响,建议定期产检并遵医嘱进行预防和管理。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发病原因可能与胎盘功能异常、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治疗措施包括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拉贝洛尔片或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
2、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可能与胎盘激素对抗胰岛素作用有关。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增长过快等。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增加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风险。管理措施包括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注射液进行治疗。
3、贫血妊娠期贫血常见为缺铁性贫血,与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大量铁元素有关。症状包括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贫血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并增加产后出血风险。预防措施包括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或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
4、尿路感染妊娠期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导致尿液滞留有关。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尿路感染可能引发肾盂肾炎甚至早产。预防措施包括多饮水、不憋尿,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
5、前置胎盘前置胎盘是指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内口,可能与多次流产、剖宫产史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为无痛性阴道出血。前置胎盘可能引发产前大出血危及母婴安全。管理措施包括避免剧烈活动、禁止性生活,严重时需住院观察并可能需剖宫产终止妊娠。
怀孕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当进行孕期适宜的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保持心情愉悦,减少精神压力。严格遵医嘱进行产前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戒烟戒酒。做好体重管理,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内。出现阴道流血、剧烈腹痛、头痛眼花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