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淌黄水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湿疹、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抗过敏治疗、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
1、外耳道炎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外耳道皮肤炎症,表现为耳痛、瘙痒、黄色分泌物。治疗需保持耳道干燥,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生素药物,避免掏耳刺激。
2、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伴随鼓膜穿孔,脓液经外耳道流出。需口服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配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严重者需鼓膜修补手术。
3、耳部湿疹过敏体质者耳部皮肤出现红斑、渗液,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4、外伤感染挖耳或异物损伤耳道后继发感染,表现为血性黄色分泌物。需彻底清创消毒,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必要时缝合处理。
出现耳朵淌黄水应避免自行冲洗,保持耳部清洁干燥,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若症状持续或伴发热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