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可通过典型症状、发病部位、病程特点、诱发因素及鉴别诊断综合判断。主要表现有红斑鳞屑、油腻性脱屑、瘙痒反复发作等特征。
1、典型症状:
脂溢性皮炎常见于头皮、面部T区等皮脂腺丰富部位,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表面覆盖黄色油腻性鳞屑。头皮受累时可见白色糠秕状脱屑,严重者可能伴随渗出和结痂。症状在冬季加重、夏季缓解是其特征之一。
2、发病部位:
好发于皮脂分泌旺盛区域,头皮表现为片状脱屑伴轻度红斑;面部多见于眉弓、鼻唇沟、耳后;胸背部中央区域也可能出现。婴幼儿常见于头顶的"摇篮帽",成人则多集中在胡须区和发际线。
3、病程特点:
该病呈慢性反复发作,症状时轻时重。精神压力大、熬夜后易加重,使用控油护肤品可缓解。与银屑病不同,刮除鳞屑后无点状出血现象,这是重要的鉴别点。
4、诱发因素:
马拉色菌过度繁殖是主要诱因,皮脂分泌旺盛为其提供生长环境。熬夜、高脂饮食、维生素B族缺乏可能加重症状。HIV感染者、帕金森病患者发病率显著增高。
5、鉴别诊断:
需与银屑病鳞屑厚、薄膜现象、玫瑰痤疮潮红无鳞屑、接触性皮炎明确接触史等区分。头皮银屑病鳞屑呈银白色且较厚,常超过发际线;特应性皮炎多伴剧烈瘙痒和皮肤干燥。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清洁,选择含吡啶硫酮锌或酮康唑的温和洗剂。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补充复合维生素B族。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精神紧张。若症状持续加重或累及眼睑等特殊部位,建议及时到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等专业检查。冬季注意保湿修复皮肤屏障,夏季做好防晒避免紫外线刺激。控制洗发频率在每2-3天一次,避免频繁烫染等化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