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预防中暑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选择清热解暑食物等方式实现。主要有保持充足水分、适量补充电解质、增加蔬果摄入、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分次少量进食等要点。
1、保持充足水分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温开水、淡茶水为主。高温时段可每小时饮用100-2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可观察尿液颜色判断水分是否充足,淡黄色为理想状态。不建议用含糖饮料替代白水,糖尿病患者更需注意。
2、补充电解质出汗较多时可饮用含钠、钾的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按1:10比例稀释后少量多次饮用。适量食用香蕉、菠菜、紫菜等富钾食物,或选择口服补液盐散。有高血压或肾病者需咨询医生调整电解质补充方案。
3、增加蔬果摄入每日摄入300-500克西瓜、黄瓜、丝瓜等含水量高的瓜类,搭配西红柿、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苦瓜、冬瓜、绿豆可煮汤食用,兼具清热利湿功效。胃肠功能较弱者可制作果蔬汁,但需现榨现饮避免营养流失。
4、避免高脂辛辣减少红烧肉、油炸食品等难消化食物,限制辣椒、花椒等辛香调料使用。烹调以清蒸、炖煮为主,肉类选择鱼肉、鸭肉等性凉食材。冷饮需适量,避免引发胃肠痉挛,冷藏食物取出后放置室温再食用。
5、分次少量进食采用三餐两点制,每餐七分饱,上下午各加餐一次。加餐可选择银耳羹、百合粥等易吸收的流质食物。食欲不振时可用山楂、乌梅等酸味食物开胃,但胃酸过多者慎用。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除饮食调节外,老年人应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穿着浅色透气衣物。居家保持通风但避免直吹空调,室内湿度维持在60%左右。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促进排汗散热。若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腋窝等大血管处,并及时就医检查。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变化,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