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治疗慢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补充优质蛋白等方式改善症状。慢性胃炎通常与胃黏膜长期受损、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结构建议将主食改为软烂的粥类或面条,搭配蒸煮的蔬菜和瘦肉。避免高纤维粗粮和油炸食品,减轻胃肠负担。可选用山药、南瓜等富含黏蛋白的食材,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2、选择易消化食物优先选择鱼肉、鸡胸肉、豆腐等低脂高蛋白食物,采用清蒸、炖煮等烹调方式。西蓝花、胡萝卜等蔬菜应煮至软烂,避免生冷蔬菜沙拉。奶制品选择低乳糖酸奶更易吸收。
3、少量多餐每日可分5-6餐进食,每餐控制在200-300克。餐间可适量食用苏打饼干、馒头片等碱性食物中和胃酸。避免一次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胃胀不适。
4、避免刺激性食物严格忌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远离辣椒、芥末等调味品。柑橘类水果、碳酸饮料等可能加重反酸,腌制食品含亚硝酸盐不利胃黏膜修复。
5、补充优质蛋白适量增加鸡蛋羹、龙利鱼、虾仁等易消化蛋白来源,帮助组织修复。可搭配小米粥、藕粉等温和碳水,保证能量供给。蛋白摄入量每日按每公斤体重1-1.2克计算。
除饮食调整外,建议老年人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饭后立即平卧。进食时细嚼慢咽,保持情绪平稳。若出现持续胃痛、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注意餐具消毒,分餐制可降低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风险。日常可记录饮食日志,帮助识别个体不耐受食物。